煙臺自然博物館:三大創(chuàng)新舉措點燃自然資源科普火種

來源:膠東在線  2025-09-12 15:42:19
A+A- |舉報糾錯

  膠東在線9月12日訊(通訊員:秦帥、邱吉媛)煙臺自然博物館以“服務自然資源事業(yè)、深化科學傳播”為使命,打破傳統(tǒng)場館靜態(tài)模式,通過“跨界聯(lián)動聚效能、流動巡展拓廣度、品牌活動挖深度”三大創(chuàng)新舉措,推動自然資源保護理念深入大眾生活。

  跨界聯(lián)動“聚能增效”:多領域共繪自然資源科普新圖景

  近日,“大千世界·鏡顯美麗”大型生態(tài)視覺藝術巡展,在煙臺自然博物館展出。展覽通過285幅攝影作品和33件文創(chuàng)作品,將云南“世界生物基因庫”的自然奇觀與煙臺“仙境海岸”的地域特色相交融。展覽期間,魯東大學王彬博士借助生物多樣性分布圖為孩子們講解物種分布,并指導孩子們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結構。這種“科研+教育+藝術”的跨界模式,使生物多樣性保護從抽象概念變成了可看、可學、可體驗的科普實踐。

 
 

  這是煙臺自然博物館“跨界聯(lián)動”的一個縮影。近年來,該館主動鏈接科研、文化、教育等多方資源,推動科普從單點輸出轉向多維融合。聯(lián)合山東省第三地質(zhì)礦產(chǎn)勘查院,將專業(yè)的“地質(zhì)勘探數(shù)據(jù)”轉化為青少年易懂的“化石解碼”課程;與煙臺市圖書館共辦“歌頌自然?聲臨其境”朗讀活動,通過朗讀自然主題文章引發(fā)生態(tài)共鳴;與高校共建實踐基地,推動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,覆蓋更廣泛社會群體。

  流動巡展“送課上門”:7萬余人在家門口邂逅自然奧秘

  一位小朋友在鳥類遷飛展板前感嘆:“原來小燕子過冬要飛越那么遠的距離!”——這是煙臺自然博物館流動科普巡展的常態(tài)化場景。為讓不同群體都能“就近學自然”,該館結合“世界地球日”“全國科普日”等重要節(jié)點深入開展進校園、進社區(qū)、進企業(yè)、進機關的科普“四進”活動,通過巡展打造傳播自然科學知識的“移動課堂”。今年世界地球日期間,煙臺自然博物館科普團隊赴京參加中國地質(zhì)學會舉辦的科普嘉年華,并在巡展中推出“自然知識問答”“環(huán)保小游戲”等互動環(huán)節(jié),有效提升了科普趣味性與參與感。該館已成功舉辦了“守護藍天精靈  共享美好家園”“地球生物大滅絕”“護佑候鳥遷飛”等多個自然科普巡展。9月全國科普月期間,煙臺自然博物館將推出“地球與生命演化歷程”校園巡展,講述地球的變化。近三年來,煙臺自然博物館累計在25個地方進行了展出,服務公眾超7萬人次。越來越多人在“家門口”就邂逅了自然的奧秘,種下了自然資源保護的種子。

  

  品牌活動“聚力吸睛”:筑牢自然資源科普傳播陣地

  “鸚鵡螺科普營”作為核心科普品牌,每月推出不同主題,以“小小地質(zhì)學家”“小小生物學家”等“三小”實踐模式,融合講解與動手操作,深受家長和孩子歡迎,活動名額常被“秒光”。暑期推出的“遠古生命”元宇宙科普嘉年華,融入VR、AR等技術,以虛實結合的方式增強感知體驗。同時,館方積極建設線上科普矩陣,通過短視頻和公眾號等多個新媒體平臺擴散影響力,#煙臺自然博物館#等話題熱度持續(xù)攀升,形成“線下體驗—線上傳播—二次引流”的良性循環(huán)。線上矩陣帶火推動香樟木雕?老子?知足常樂、方解石?金麟瑞甲、摩爾石?品重山海等館藏珍品“出圈”,更多人通過線上渠道感受到了自然的魅力。

  “我們希望通過‘走出去’,讓煙臺自然博物館不再是‘藏在角落里的知識寶庫’,而是成為大家身邊的‘自然課堂’”,煙臺自然博物館館長表示。如今,煙臺自然博物館正以多舉措發(fā)力,推動自然資源保護理念深入人心,帶動越來越多人主動參與到生態(tài)保護行動中來。

初審:張明超
復審:王大鵬
終審:孫玲姿

相關新聞
下載煙海e家
映像膠東更多
視聽中心更多

煙海e家   簡介:提供新聞資訊、黨務政務、民生服務、身邊互動等服務。

煙臺公交客戶端   簡介:隨時隨地查詢公交運行位置,到點準時來接你,等車不再干著急。

膠東在線版權所有

網(wǎng)站簡介網(wǎng)站地址標識說明廣告服務聯(lián)系方式法律聲明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

国产成人AV无卡在线观看,国产的免费性色网站,欧美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,2021国产精品极品在线